原来开斋节不是回教徒过年的节日!
不了解马来西亚的外国人,听到马来人或许就会联想到那就是“马来西亚人”,马来人其实是马来西亚人口比例最大的族群,是马来西亚多元种族文化中其中一个种族。马来人的节日是马来西亚法定的公共假日,其他种族也耳熟能详,甚至都同欢共庆。马来西亚节日众多,除了马来人传统的节日放假之外,华人和印度人的一些传统节日是马来西亚的公共假期。
在马来西亚,马来人主要庆祝的四大传统节日如下:
斋戒月(Ramadan)--马来人最神圣的日子
来到马来西亚时如果遇到斋戒月,或许你就会看到马来西亚各州各市甚至小镇上都布满斋戒月市集。在开斋节前一个月,马来人都需要斋戒一整个月,每一个穆斯林都需要在日出后,禁止进食和喝水,一直到日落后才可自由吃喝。而斋戒的目的是对穆斯林考验,希望让他们有一个精神反思的时刻,从斋戒中体验世间的痛苦,并实现自我净化,洗净身心。
大马在这个月期间,都会在全国各地展开斋戒月市集,除了马来人以外,这个市集也是其他种族期待的时刻,还成为旅客的打卡景点之一,如果你想来体验马来传统美食,建议在斋戒月月份前来,这时候在全马各地都会有摆满上百个马来美食档口集满整条马路,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马来传统美食,也有当地的小食,可谓是应有尽有。
开斋节(HariRaya Aidilfitri)---错误的迷思,开斋节不是马来人过年节日。
许多人误把开斋节视为马来人过年,其实那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新年,那是回教徒斋戒一个月后,重新开斋的节日。会有这样的误解,或许是开斋节开始前,各大商场都会如华人过新年般,一切以马来人的“吉祥色——青色”做布置,才会让人以为马来人过新年。
开斋节定于回历的10月1日,因为回历一年只有354或355天,所以每年的确切开斋节日期,需要由国家宗教局的人员观察月相而定,待日期确定之后,马来西亚的掌玺大臣将通过电视直播向大众宣布,有时候会出现预测错误,就如今年的开斋节,始料不及提前一天,许多马来人都急忙上街采购节日食材。
开斋节也是团聚日子,穆斯林都会返回家乡与家人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,并在开斋节这天参加在清真寺举行的特别祈祷,祈祷完结后,亲友们会相聚一堂互相握手为礼,祈求互相宽恕和原谅。而现时代的开斋节日文化是他们也受华人新年分红包影响,并发给晚辈“青包”,寓意著长辈对晚辈的祝愿。
开斋节最受欢迎的另一个庆祝方式是开放门户活动,如果想要一窥马来西亚首相官邸,可以在这天与朋友一起去首相官邸参加庆祝活动并享用美食。
穆罕默德诞辰(AwalMuharram)---“圣月”
在回历的第一月份是Muharram,此月份意为“圣月”,圣月第一天为AwalMuharram或称为MaalHijrah,是回历元旦也就是穆斯林真正的新年。这一天主要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(Makkah)迁移至麦地那(Madinah)的重要节日,因此,这天不如开斋节般有节庆的气氛。
回历新年的节庆方式是穆斯林到清真寺举行隆重的祷告仪式,诵读《古兰经》,听清真寺伊玛目(教长)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和赞圣,并在这天自我评估和自我反省。
除了斋戒月,圣月是伊斯兰教里最神圣的一个月份。在此月份里,穆斯林被禁止动武,提倡和平。
哈芝节(HariRaya Haji)--哈芝大过年
哈芝节是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庆祝节日,定于哈芝节在回历十二月份的第十天,哈芝”一词源于马来语的“Haji”音译,褒扬去麦加朝圣的穆斯林,对真主表达感谢、爱和忠诚。
这节日也被称作“古尔邦节”(Korban的音译)或称作“宰牲节”,意思是牺牲,缘起是为了纪念纪念先知易卜拉欣(ProphetIbrahim)对真主安拉虔诚的信仰和信任,打算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,在安拉的宽免下,又用羊羔代替的事迹。
哈芝节一直所流传的节日文化是回教徒会盛装聚集在回教堂,聆听布道,祈祷赐福,以及进行最重要的宰牲祭祀仪式,信徒们会献上牛羊,这些牛羊们在祷告声中割颈宰杀献祭,分发肉食给祭拜者及贫穷的穆斯林家庭。